上栗縣赤山鎮:既有好“豐”景 也有好“錢”景
豐收的田野正是最美的畫卷。金秋時節,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赤山鎮的鄉村處處美不勝收,正洋溢著秋天的詩意與溫情。近年來,赤山鎮全力打造“把周末交給赤山”的農文旅品牌,重視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深挖鄉村的多元價值,一幅既現好“豐”景又展好“錢”景的畫卷正緩緩鋪陳……
深秋的灣里村毛豆基地
走進赤山鎮灣里村700多畝一望無際的毛豆種植基地,仿佛置身于綠色的海洋。一串串飽滿的毛豆掛滿枝頭,豆莢嫩綠青翠,散發著清新的氣息。村民們穿梭于田間,熟練地進行著收割、采摘和裝袋,臉上洋溢豐收的喜悅。
灣里村的毛豆結出的豆莢飽滿,色澤翠綠,清煮口感甜糯,深受顧客的青睞。毛豆作為一種短周期、高產量的時鮮蔬菜,相比其他農作物,不僅投入成本低、管理也相對簡便。同時,在種植和采收期間還能吸納大量勞動力,有效帶動了周邊群眾的就業和增收。
“我們的毛豆不愁銷路,全國各地都有經銷商過來采購。今年毛豆價格平均3元每斤,按照1500斤每畝計算,每畝一季可收獲4500元。同時我們在11月底全部收割完畢后,馬上開始種植油菜,讓土地效益最大化,可以解決二百多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毛豆基地負責人曾偉華介紹說。
自 2021 年赤山鎮將灣里村列為鄉村振興示范村之后,村黨支部廣泛動員群眾獻計獻策,最終決定充分施展自身優勢,從村民所熟悉的傳統農業出發,把 1100 畝土地流轉出來,通過引入農業龍頭企業,對土地采取季節性農作物輪種的模式,春夏栽種大豆,冬春種植油菜,極大地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與產出效益,單是土地租金這一項,村民每年每畝便能增收多達 500 元。
在毛豆基地周圍,灣里村的各個新農村景點被瀝青馬路串點成珠,豐收廣場、智慧書吧、無公害菜園各有特色;不遠處,經過精心房相改造的一棟棟民宅灰墻白瓦,讓人仿佛置身于徽派建筑的江南古鎮。
春天的灣里村油菜花基地
步步皆景,處處如畫。“把周末交給赤山”正逐步成為現實。在周末,秀美的灣里村吸引眾多市民前來觀光打卡。尤其是近些年來,赤山鎮在灣里村大規模種植油菜,著力提升油菜種植技術,優化品種結構,增進產量與品質,塑造油菜花文化旅游品牌。每當油菜花綻放的時節,這里變成一片金黃的海洋,眾多游客接踵而至,推動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油菜花經濟的興起,不但為村民創造了更多就業契機,增添了收入,還提升了鄉村的整體風貌,強化了鄉村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在穿村而過的河邊彩色游步道上,周女士和丈夫帶著兩個小孩正在玩耍。“從市區開車到這兒不到二十分鐘,十分便捷。”周女士表示,“雙休日我們夫妻經常帶著孩子們來此游玩,這兒風景宜人,空氣清新,到處整潔干凈,我們很是喜歡。”
(編輯:李錫念)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