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頭暈……最近出現“新毒株”?專家回應來了!
“被傳染流感了,感覺有點頭暈”
“是新毒株出現了嗎?”
近日
全國多地進入流感高發季節
不少人表示
感染后除了有發熱、呼吸道癥狀
還會覺得頭暈
疑似“新毒株”流行
流感要怎樣預防?
不吃藥能“扛”過去嗎?
對此,醫生作出解讀
未發現“新毒株”
老人小孩等是高風險人群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北方地區流感高發季節。以北京為例,今年高發期來得較晚,12月才開始逐漸進入流行季節。監測結果顯示,本次流行的主要毒株為甲型流感H1N1型。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介紹,流感發病后,往往會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癥狀,以及頭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癥狀。“雖然癥狀在體感上較其他呼吸道感染更重,但流感是自限性疾病,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大部分可以自愈,病程一般在5到7天。”
老年人、嬰幼兒、孕婦、基礎病患者、肥胖者等免疫力較低人群是感染流感病毒后發生重癥的高風險人群。
李侗曾說:“脆弱人群感染后更容易引發肺炎,或發生相關合并癥,也可能引起原有基礎病病情波動,增加住院治療可能。”
呼吸道病毒也可導致頭暈
盡早抗病毒治療可縮短病程
李侗曾表示,治療流感的抗病毒藥物,在出現癥狀后48小時內使用效果最好。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可以縮短病程,降低發生重癥和傳染給周圍人的風險。建議接觸過流感樣癥狀者后出現癥狀的人群及重癥高風險人群,應盡早進行抗病毒治療,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有市民反映,最近出現了以頭暈為癥狀的“新毒株”,屬實嗎?
李侗曾介紹,目前沒有發現呼吸道傳染病的新毒株。個體感染呼吸道病毒存在不同的表現。頭暈、頭痛、乏力、肌肉酸痛等都是呼吸道傳染病較為常見的癥狀。這是病毒大量復制后,隨血液循環散播到各部位,引起的全身癥狀,也是免疫系統識別病毒后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人偏肺病毒感染逐漸增多
醫生提醒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全國呼吸道傳染病監測情況,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其中,人偏肺病毒感染逐漸增多。
圖源:中國疾控中心
對此,有醫生在社交媒體做出提醒:
據悉,人偏肺病毒(HMPV)感染癥狀與其他呼吸道病原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相似,因此單憑癥狀難以區分。醫生通常會結合以下信息來做出診斷:流行病學史(比如最近是否接觸過感冒患者)、臨床表現(如咳嗽、發熱、呼吸困難)、實驗室檢查(如病毒核酸檢測或抗體檢測)。
目前,還沒有針對HMPV感染的特效藥物和疫苗,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
來源:新華社、中國疾控中心、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