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溪縣:“農”墨重彩繪“豐”景
春華秋實,歲稔年豐。春日的蘆溪,播撒種粒、田壟新綠,“機械化”作業讓春耕跑出“加速度”;盛夏的蘆溪,驕陽炙地,作物生長,田間滿目青翠,地頭繁花似錦;秋收的蘆溪,是收獲的喜悅,挺拔的玉米迎風直立,飽滿的水稻在阡陌間鋪展……農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捧土壤都書寫著動人的奮斗故事。
2024年,蘆溪縣高擎改革之筆、飽蘸創新之墨、鉚足實干之勁,全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一幅“農”墨重彩的“三農”畫卷正在蘆溪大地徐徐鋪展。
有“錢”景——產業發展“勢頭旺”
在一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加工車間,自動化生產線馬力全開,空氣中彌漫著稻米的醇香,這些用于紫紅米露加工的大米都是一村食品與周邊村民簽訂大米訂單采購的。
“一村食品以每公斤4.84元的價格收購,比市場高出了不少,而且平時地里沒農活,我還能到加工車間干活,又多了一部分收入。”張佳坊鄉雜溪村村民王能和高興地說。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蘆溪縣全面盤活村級閑置資產,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試點成立強村富民公司,通過抱團發展形式實現強村富民、共同富裕的目標。葛溪正太禽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獲評全國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銀河紫溪蔬菜基地更是榮獲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試驗示范基地認證、銀河鎮河下村(蔬菜)獲評全省第一批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全縣共有46家企業95個農產品通過富硒產品認證,武功源華富硒小筍搓菜、傅太黑松露粽子等9款農產品入選黑珍珠榜單餐廳,培育了杜仲生豬、大富乳業等94家規模養殖企業,全縣新增綠色食品4個、有機農產品4個、名特優新農產品1個,189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眾多綠色產品、有機產品、名特優新產品及認證品牌,為鄉村振興筑牢了堅實根基。
如今,在蘆溪,精品大米、蔬菜、中藥材、茶葉、油茶等產業快速發展,農業龍頭企業日益壯大,特色農業遍地開花,現代農業異彩紛呈,到處呈現著生機和活力。
有“豐”景——幸福滋味“上眉梢”
房前屋后的鮮花綠樹,瀝青路面的街道,明亮的太陽能路燈,寬敞漂亮的廣場……漫步蘆溪縣多個鄉村,仿佛置身于景區公園之中。從“臟亂差”蛻變為“美如畫”,廣大群眾談論起宜居的生活環境情不自禁地說“每天心情都是美美的。”
近年以來,蘆溪縣全力推進“一線三帶多點”和美鄉村建設,推進397個新農村點、12個美麗示范片的建設,創建了4個美麗宜居示范鄉鎮、28個美麗宜居村莊、整治整潔庭院49000余戶,逐步實現鄉村整潔和美。全力做好縣域富鋅富硒產業文章,打造了紫溪田園綜合體、鳳棲小鎮(仙鳳三寶園、贛西動物園)等一批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發展的示范村莊。通過實行“1+10+N”黨員聯戶模式,引入平安志愿者協會、法德共進志愿者協會等社會服務組織,建立完善運行、協作、管理機制,為群眾提供全方位、零距離服務。進一步完善建立鄉村理事會、促進會,打造了宣風鎮橋頭村、新泉鄉喬嶺村等一批將基層社會治理、為民服務與鄉風文明、鄉村治理一體融合示范村莊。
一系列務實舉措,讓蘆溪縣村容村貌發生新變化,人居環境實現新提升,鄉村治理取得新突破,讓蘆溪的鄉村環境越來越“靚”。
有“愿”景——鼓起村民“錢袋子”
走進蘆溪鎮水山村,只見青山環繞、峰巒疊嶂、潺潺流水,白墻黛瓦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掩映在青山綠水中,如同置身畫廊。別具韻味的水山村,經過一番美麗蛻變,已然成為蘆溪縣發展鄉村旅游的一個縮影。
處處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像水山村一樣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在蘆溪遍地開花。
蘆溪縣深度挖掘農業價值,把鄉村旅游與生態農業、特色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有機融合,形成了“一村一業”“一村一品”“一村一景”良好發展格局,進一步豐富了鄉村旅游業態,持續釋放出鄉村振興的新活力。積極打造了宣風鎮京口村、窯下陶窯文化示范片等一批空間互應、資源互享、要素互補、利益互顯的“景區+鄉村”共同體。紫溪田園綜合體獲評全省 4A 級鄉村旅游點,宣風鳳棲小鎮獲批江西省第二批特色小鎮,蘆溪鎮東陽村、銀河鎮紫溪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精品景點線路獲農業農村部推介,打開了蘆溪鄉村旅游走向全國的大門。
鄉村旅游的發展,不僅帶來了田園生活的好風景、農民生活的好光景,更激發了鄉村振興的好前景。
田野,孕育著萬物勃發的希望;農業,向著“新質”方向邁出堅定的步伐。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這一連串的夢想,正照亮在蘆溪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
(編輯:李錫念)
來源:蘆溪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