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文章中心>今日頭條>守正創新擔使命 以文潤萍氣象新——2024年萍鄉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守正創新擔使命 以文潤萍氣象新——2024年萍鄉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發布時間:2025-02-18 點擊數:21672
0

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

    回眸過去,“2024”的時間坐標里,鐫刻下一個個閃亮的文化足跡——

    這一年,我市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等,大力開展宣傳宣講,一場場接地氣、冒熱氣的宣講活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一年,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強市建設工作邁出堅實步伐。堅持以文潤城,城市新IP出圈出彩;堅持以文惠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大幅提升;堅持以文興業,文化產業發展壯大;堅持以改賦能,文化體制改革成效明顯。

    這一年,我市持續擦亮“工運搖籃、戶外天堂、花炮故里、中國辣都”城市名片,順利通過“中國生態美食地標辣文化之都”生態區域公用品牌評定,新華社、央視《走遍中國》等央媒紛紛報道萍鄉辣文化,向世界推介萍鄉。

    這一年,我市始終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內宣外宣聯動發力,網上網下同頻共振,生動講好萍鄉故事、傳播好萍鄉聲音。

    這一年,我市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新風尚。甘公榮入選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2人榮登2024年“中國好人榜”,10人榮登2024年度“江西好人榜”,凡人善舉蔚然成風。

    這一年,我市大力推進紅色基因傳承,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研究中心2024年暑期紅色研學研修活動在萍鄉舉行;高質量承辦全省第二屆“紅色故事我來講”成果展演和全省第二屆“情系國防”好民兵(好預備役)、好書記發布活動;精心組織開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系列活動,“工運搖籃”“紅領巾搖籃”“國家榮光——盧德銘”等紅色文化品牌知名度、影響力不斷提升。

    ……

    2024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守正創新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為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標桿城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萍鄉篇章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高舉思想旗幟

凝心鑄魂 筑牢理論根基

    思想的光輝照亮前行之路。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

    全市上下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持續開展理論學習、研究闡釋和宣傳宣講工作,理論學習熱潮在昭萍大地處處涌動。

在宣講課堂、研討現場,理論學習主題鮮明、融會貫通。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集體學習14次,開展深入研討13次;完善中心組學習交叉列席旁聽工作機制,開展列席旁聽85次,理論學習內容進一步豐富、載體進一步創新、質量進一步提高。

在田間地頭、車間學校,理論宣講遍地開花、深入人心。組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市委宣講團,開展宣講30場,深入開展“六進”基層理論宣講活動1800余場次,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宣講方式,把鮮活的思想講鮮活、徹底的理論講徹底,“傳”到群眾心坎上。選送的《傳承制種精神 守護大國糧倉》等3件作品在第二屆全省基層理論微宣講大賽中獲獎。

在安源山下、萍水河畔,理論研究務求實效、亮點紛呈。舉辦紀念安源黨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弘揚安源精神 匯聚磅礴力量——安源精神的現實啟示”研討會;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萍鄉學院成功入選首批江西省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加強安源革命斗爭歷史口述資料整理匯編,已完成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館藏1100余份口述資料的摸排、統計、整理和數字化工作;在中央三報一刊發表理論文章1篇,撰寫安源工運史相關調研報告3篇,在省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相關學術論文26篇,進一步擦亮“工運搖籃”品牌。

“隊員們,你們知道我們每天佩戴的紅領巾是怎么來的嗎?”2024年12月27日,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主題的萍鄉市第二屆學校思政課成果現場展示活動在湘東大劇院舉行。以兩位虛構人物“萍萍”和“東東”的成長歷程為主線,通過情景歌舞、沉浸式演繹等多種藝術形式,將思政課成果融入故事演繹之中,讓現場觀眾深受觸動。思政工作研究成果豐碩,在《黨建》雜志刊發理論文章《安源黨校:微光成炬傳薪火》,《將軍農民甘祖昌“萬里長征不歇腳”的精神品質及其現實啟示》獲全省2024年度思政論文一等獎,推進建立紅色基因傳承創新工作機制獲2023年度江西省基層文化體制改革優秀項目。

新時代同心逐夢,新征程凱歌以行。全市上下進一步增強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讓黨的創新理論如戰鼓聚力奮進,如雨露浸潤心田。


匯聚發展之力

強化統籌 壯大主流輿論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

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用好改革“關鍵一招”,以一個個有力事實、一件件生動案例、一篇篇翔實報道,廣泛凝聚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共識,匯聚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萍鄉篇章合力。

用生動筆觸濃墨重彩講好萍鄉故事——

統籌內宣外宣、網上網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聚焦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黨紀學習教育等重大主題,開設專題專欄,刊播有關稿件3000余篇。

《75秒 75年》、互動H5圖文《請回答1949!萍鄉正在熱映》等,產生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和社會效應;策劃推出《奔向高質量——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標桿城市》大型全媒體直播活動,線上收聽收看300多萬人次;《“老阿姨”的AI日記》,引發網友共鳴;電視紀錄片《煙火萍鄉——火雨花落》《煙火萍鄉——口到福到》在央視《走遍中國》震撼播出,進一步擦亮了“四張城市名片”。

對外宣傳報道亮點紛呈,在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刊發宣傳萍鄉稿件1560余篇。《人民日報》版面頭條大篇幅報道萍鄉推動文化傳承與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標桿城市的特色做法,《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報道萍鄉智慧就業的典型做法、整版報道萍鄉加快推進雜交水稻種業高質量發展,央視《焦點訪談》單條報道我市學習教育改革的創新做法,《經濟日報》整版報道萍鄉轉型升級、要聞版單條報道萍鄉工業企業“四論”評價機制等成效。成立萍鄉國際傳播中心,打造萍鄉國際傳播的主渠道、主陣地、主平臺,擴大國際人文交流合作,讓世界更多地“看見”萍鄉、“聽見”萍鄉。

同時,舉辦了萍鄉市“推進高質量發展”“四張城市名片”等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以及工業發展、就業、社會保障政策解讀等新聞發布會40余場,積極有效回應社會關切。

從“相加”到“相融”再到“深融”,我市持續推進市級媒體深化融合改革全國試點建設,進一步優化整合資源,強化人才支撐,創新內容生產,拓展經營管理。加快推動市文創產業園建設,不斷增強主流媒體傳播力、影響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欣欣向“融”新征程——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萍鄉實踐》入選2023年度中國報業經營單位管理優秀單位創新案例。12件作品在2023年度省級新聞獎評選中獲評一等獎,15件作品在全省市、縣融媒體優秀作品評選中獲獎。

從百年歷史老街,到湘東區儺文化保護基地,再到“云中草原·戶外天堂”萍鄉武功山風景名勝區……2024年5月28日至31日,“武功山下 萍水相逢——第三只眼看中國·打卡魅力江西”活動在我市舉行。來自英國、烏克蘭、日本、韓國、委內瑞拉等國家的10多位外籍記者和博主,跨越不同國籍、文化、語言的界限,深入了解萍鄉民俗風情、非遺,飽覽萍鄉瑰麗壯闊的大好風光。被18個國家的720余家媒體報道。


深耕文明沃土

向上向善 勁吹時代新風

在萍鄉,總能看見這樣的場景:“紅馬甲”們穿梭在社區樓棟,共建美好幸福家園;奔走在大街小巷,耐心疏導交通;往返于上門入戶,細心扶老助殘……文明之風吹入萍城百姓的日常生活。

這一年,我市堅持創建為民,建立健全市縣聯動、城鄉互動、常態長效的文明創建工作機制,全年解決各類涉及民計民生的問題700多個;上栗縣進入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行列,擇優推薦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5個、文明單位7家、文明校園2個、文明家庭3戶。

文明,是萍鄉溫暖、鮮明的底色,“身邊好人”層出不窮,文明實踐活動遍地開花,賦予城市生生不息的力量。

“深入挖掘闡釋甘祖昌、龔全珍‘言傳身教就是給子女的傳家寶’,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高自立‘正氣傳家’等紅色家風,讓人們感受道德風范、汲取道德滋養,播下優良家風的‘紅色種子’,基因鮮紅、家風純正的萍城千家萬戶正以昂揚向上的精氣神,意氣風發創造美好未來。”《弘揚紅色家風 塑造家庭文明》入選“文明中國·德潤贛鄱”典型案例。

這一年,我市持續加強文明培育,弘揚時代新風,增強文化自信,以榜樣力量激勵新擔當新作為,組織開展“好人宣講‘聲’入人心”進校園、社區宣講567場次,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建設“百場輔導進百校”輔導活動10場;積極探索“文明實踐+公共文化設施+各類社會新群體”路徑,舉辦“文明實踐在萍鄉”2024年新春下基層系列活動204場次,開展2024年“萬名大學生進千站”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行動89次,獲得省級五星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18個、四星級中心(所、站)46個。

“孩子找對象,我們負責牽線搭橋;村民辦喜宴,我們全程主持張羅。提供志愿服務的同時,我們還肩負一個重要的任務——向村民倡導婚事新辦的文明新風。”被大家親切稱作“江阿婆”的老黨員,是湘東區東橋鎮公益紅娘志愿服務隊中的一員,說起忙碌、充實的志愿服務,一下就打開了話匣子。

文明新風潤澤昭萍。過去一年,我市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市縣舉辦移風易俗集體婚禮7場,開展移風易俗文藝節目巡演100余場次,在全社會厚植精神沃土、涵養文明底蘊,匯聚起向上向善的精神動力。


推動文化強市

以文潤城 文化枝繁葉茂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著力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創新性發展,文化強市建設煥發新活力。

城市IP塑造出新出彩——

積極搶注“中國辣都”城市IP;央視節目《山水間的家》走進萬龍山鄉茅店村,在群山環抱、白鷺群飛中品味萍鄉鄉村的“煙火氣”;安源區獲評全省首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范縣,蘆溪百年電瓷工業遺址被評為第六批國家工業遺產;萍鄉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獲評世界地質公園、世界旅游名山,登上全國5A級景區品牌影響力排行榜第18名,戶外天堂旅游度假區揭牌。

“工運搖籃”“戶外天堂”“花炮故里”“中國辣都”……文化傳承弦歌不輟,文化創新熱潮涌動,一張張文化名片的宣傳推介、文化解讀,是全市文化實踐的生動寫照。

文化事業百花齊放——

“這是一次心靈的洗滌與精神的淬煉。”在北京,在南昌,在萍鄉各地,隨著悠揚的音樂響起,一個關于信仰、愛與奉獻的故事在觀眾面前徐徐展開。以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奮斗者”稱號獲得者龔全珍為原型的現代京劇《老阿姨》,歷時兩年半傾力打造,生動彰顯了“老阿姨”龔全珍的人生堅守、個體情感與時代奮斗。

“這是萍鄉先鋒先行、勇于創新的一次嘗試。”在綠意盎然、如詩如畫的武功山,一部取材于萍鄉、拍攝于萍鄉,圍繞“萍鄉辣”展開的微短劇《辣都傳奇之雙辣廚神》正式殺青,將萍鄉這座贛西小城“辣”的特質與品格體現得淋漓盡致。

現代京劇《老阿姨》入選文化和旅游部“三年行動計劃”2024年項目和江西省參評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重點作品創作生產計劃,原創舞劇《楚萍儺韻》入選第九屆中國校園戲劇節,《紅色裁判》在央視電影頻道播出。

隆重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文藝文化活動,開展文化惠民活動1500余場,文化服務超700萬人次;肖亦萍、彭國龍入選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公示名單;開展“以文潤城 書香昭萍”2024年萍鄉市全民閱讀系列活動,農村公益電影放映10119場。

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4全市規上文化產業增加53家,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7%。萍鄉市文化產業創新創業中心主體結構于2024年12月31日順利封頂,江西武功山實業有限公司獲江西省文化企業20強提名企業。文旅破圈出彩,在美國、摩洛哥等國家和地區舉辦文旅推介活動,邀請世界各地游客共赴“山海”之約;在第二屆江西文博會上,以“武功山下 萍水相逢——萍鄉正青春”為主題的萍鄉館精彩實現“網紅”變“長紅”“出圈”到“出彩”。

通過實施“定增基金+上市公司項目招引”定增招商模式,國光電器等文旅企業落戶萍鄉并釋放強大活力;大力提振文旅消費,8家企業獲“文企貸”“文旅貸”2670萬元;湘東區入選全國首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央視四套《走遍中國》報道湘東區江口村《新時代的鄉村,city極了!》。

云程發軔,萬里可期。

站在新起點,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堅定文化自信上展現新擔當、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上實現新作為,不斷書寫無愧于時代的精彩華章。

(編輯:李錫念)

來源:萍鄉發布

在線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注冊新會員
    在線評論用戶手冊,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評論內容:

驗證碼:
驗證碼

查看評論
公告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图区小说,91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 | 亚洲日本香蕉电视频 | 伊久线香蕉观新综合在线动漫 | 精品呦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女人天堂ab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