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東區:閑置空間“長出”活力經濟
3月20日
中國網刊發新聞
報道湘東區重視
閑置資源盤活與創新發展新模式
讓沉睡的資源重煥生機
書寫著新時代“點石成金”的新篇章
具體內容如下
中國網
當閑置資產的生態鏈開始重構,鄉村振興的新物種正在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荷堯鎮破土而出:通過“黨建+空間置換+價值再造 ”模式,荷堯鎮黨委、政府統籌規劃、各村(社區)黨支部包片推進,多個廢舊廠區升級,數棟老舊校舍轉型為現代化標準廠房,黨員帶頭拆危房、鄉賢獻策引項目……一場“老空間長出新業態,舊載體孕育新動能 ”的空間革命正在黨建引領下悄然上演。舊廠煥新
位于荷堯鎮政府旁邊的江西東民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民公司),前身是中亞陶瓷廠。當陶瓷廠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逐漸呈現沒落之勢時,鎮黨委、政府審時度勢牽線東民公司進駐,在鎮黨委“政企連心橋”的推動下,最終通過“騰籠換鳥”政策引進東民公司,一番“傷筋動骨”改造后,原有的破舊廠房搖身一變為盡顯現代科技范的全鋼結構智能化廠房,工業藍主基調與銀灰設備配色相得益彰,極具現代工業風格。生產線上,熱熔纏繞機藍光四射,正以280℃高溫熔融銀灰色聚丙烯板材,機械臂精準將其纏繞至定制模具表面。
企業相關負責人陽勇明介紹:“當前正處于生產淡季,員工大都被調往江西贛州、福建漳州進行設備安裝和技術指導。2024年實現產值2569萬元,同比增長13.9%。”陽勇明表示,企業用工大多都是本地人,繁忙時期既可保障員工穩定就業,淡季又能實現技術服務輸出。
這座扎根荷堯鎮的現代工廠,不僅是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縮影,更是激活本土技術人才價值的實踐樣本。
空巢興業
置身江西安隔拉裝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隔拉”)的生產車間,多臺數控火焰切割機正在高效運轉,精準加工銀灰色金屬板材;工人們則校準著模塊接縫,金屬碰撞聲與設備蜂鳴交織成獨特的工業韻律。身穿深藍色工裝的工人正俯身調整著切割參數,“以前在湘東工業園每天單程通勤需要五十分鐘,現在騎摩托車十來分鐘就能到崗,早上再也不需要著急火燎地趕路了。”家住荷堯村鄰村福溪村的老黎樂呵呵說道。
安隔拉的前身是火燒橋小學,文先生原是一名生豬屠宰從業者,每天起早貪黑不說,還顧不上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村干部將安隔拉招工信息傳遞給他,他立馬就心動了:“小時候在這兒讀書,現在在這兒打包賺錢,活兒輕松,有社保保障,養家糊口照顧家人都兼顧到了。”
據安隔拉董事長李久純介紹,企業落戶荷堯村源自荷堯鎮召開的“三請三回”新春座談會,鎮黨委邀請他返鄉考察時,當場就敲定了將廢棄校舍改造為智能工廠的方案。不僅如此,荷堯鎮還成立“紅色代辦”專班,助企業快速完成校舍產權轉換、環評審批等手續,加快進度建設現代化標準廠房,創下項目落地新速度。現如今,安隔拉每年可為當地提供20余個高收入就業崗位,帶動當地勞動力輸出200多人,僅勞務增收這一項就達3000萬以上。去年,公司年產值達3000萬元,實現了升規。未來每年,該項目將為村集體經濟帶來50多萬元分紅。從技術工種到普工,工資上萬元到四千多元不等。目前二期項目正在建設中,將為更多村民提供就業崗位。
校舍富民
在橫江村的萍實服裝廠生產車間內,初春的陽光透過教室玻璃窗,映照在二十余臺規律運轉的縫紉機上。女工黃海蘭正專注操作設備,指尖勻速推送衣料通過針板,精準完成領口縫制工序。“只要不是‘魔器’,都能很快學會踩機子。”她調整設備壓腳時,車間外懸掛的班牌在晨風中輕擺,見證著已撤并的橫江小學從教育場所向現代化生產車間的轉變,更承載著鄉村振興產業轉型的縮影。
以前的老教室變身為現在的廠房,裁剪區黑板上貼著當月的生產進度圖。“從家里走到這上班只要5分鐘,動動腳,每月卡上就能進賬一兩千。”黃海蘭說說笑笑間,手底已完成一件成衣。
扭頭看向課桌改制的物料架,熒光服與當年的粉筆槽形成奇妙呼應。廠長周漢召介紹,這些縫制熟練工日均可處理好幾百件成衣,銷往杭州。當前工廠正在進行新品洽談,項目談妥后,預計可增加用工百余人,女工工資也將同步增長。
空巢蝶變
爬上公路邊一個小坡,就到了大義鞋廠。高速針車在87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內奏響密集的嗒嗒聲。湖南籍廠長湯海良手持樣品鞋走過成型流水線,發泡橡膠的熱氣裹著新皮料的味道升騰:“當初這兒還是一棟危房,這才幾個月的工夫,我的工廠就開工了!”原來,在朋友的牽線搭橋下,湯海良得知大義村十分符合用工密集型企業的發展,鞋廠用工需求大,大義村村民閑置勞動力多,他與大義村委會一拍即合,鞋廠一期工程火速完工投入使用。廠房西側,二期工程的鋼架正在吊裝,電焊火花與遠處青山相映,1930平方米的新空間即將托起三條智能生產線。據村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方2800平方米的生產空間,通過廠房租賃將推動村集體經濟年增收近20萬元。
暮色中的荷堯鎮,鋼結構廠房與黛瓦民居暈染出奇妙而和諧的剪影。在鎮黨委的規劃引領下,這場蔓延全鎮始于“騰籠換鳥”的空間改造,把舊廠房、舊學校改裝成現代化的智能車間、廠房,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在閑置與激活的轉化里,讓沉睡的資源蘇醒過來,讓舊空間真的長出了新經濟,這大概就是新時代的“點石成金”吧!
(編輯:李錫念)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