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安源一派春耕繁忙景象~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安源區廣袤的田野上,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畫卷正徐徐展開。連日來,全區各鎮街搶抓農時,全面開展早稻育秧工作,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在青山鎮溫盤村良智機械化育秧中心,一條全自動育秧流水線正高速運轉。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工人們熟練地將育秧盤、育秧土和水稻種子放入生產線,機器自動完成擺盤、填土、灑水、播種、覆土等工序,每小時便可自動生產120個標準化秧盤。“這套設備大大提高了育秧效率,現在4臺插秧機同時作業,可以滿足全鎮1000余畝早稻種植需求。”育秧中心負責人葉信海介紹道。據了解,采用機械化育秧不僅節約稻種,還能克服“倒春寒”等不利天氣影響,為糧食穩產增產提供保障。
在高坑鎮裴家村水稻育秧基地,早稻育秧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蒸汽房內,一盤盤秧苗種子整齊擺放,小嫩芽已經破土而出,綠油油一片,長勢十分喜人。萍鄉市匯世達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范檢暉告訴記者:“今年我們選用了陵兩優725、陵兩優739等7個優質早稻品種,培育的秧苗可滿足高坑鎮2000畝早稻的插秧需求,預計4月上旬完成播種,4月底開始機插。”
走進育秧現場,一排排整齊的育秧盤錯落有致,村民們分工協作,有的在平整秧床,有的在擺放秧盤,有的在覆蓋薄膜,一派熱火朝天的勞作場景。“機械化運作以后,我們的效率提高了不少,原來十幾人的工作量,現在幾個人就可以完成了,趁著這幾天的好天氣,我們得抓緊把秧育好。”正在勞作的村民王師傅說道。
除此之外,為保障春耕生產順利進行,安源區農業農村部門早謀劃、早部署,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春耕備耕。同時,積極協調農資供應,確保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充足;加強農機具檢修保養,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區計劃種植早稻3600畝,預估產量可以達到415公斤/畝,我們將繼續推廣機械化、智能化育秧技術,提高糧食生產效率和效益。”
近年來,安源區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新建水稻集中育秧設施、推廣機械插秧技術,以數字農技、智慧農機助力水稻生產提質增效,助推全區農業現代化建設。
(編輯:李錫念)
來源:安源區